經文及註解:腓立比書 四1~2,4~7 伍 以基督為滿足的秘訣 四1~20 一 思念相同並在主裡喜樂 1~4 4:1 所以,我所親愛所切慕的弟兄們,我的喜樂和冠冕─親愛的,你們要這樣在主裡站立得住。 4:2 我勸友歐底亞,也勸循都基,要在主裡思念相同的事。 4:4 你們要在主裡常常喜樂,我再說,你們要喜樂。 二 生活中優越的美德 5~9 4:5 當叫眾人知道你們的謙讓宜人。主是近的。 4:6 應當一無掛慮,只要凡事藉著禱告、祈求,帶著感謝,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; 4:7 神那超越人所能理解的平安,必在基督耶穌裡,保衛你們的心懷意念。
第五十八篇 滿了謙讓宜人卻一無掛慮的生活(三) 包羅萬有的美德 在我們的家庭生活中需要謙讓宜人 長老們的需要 眾聖徒的需要 神的謙讓宜人 一本謙讓宜人的書 基督的謙讓宜人 保羅的謙讓宜人 需要長大 按著謙讓宜人的規則而行 知足的秘訣
第五十八篇 滿了謙讓宜人卻一無掛慮的生活(三)
讀經:腓立比書四章一至二節,四至七節,十一至十三節,三章十五至十六節。
謙讓宜人的希臘字是由兩個字組成的。頭一個字是介係詞艾比(epi),它加到另一個字上,就有廣闊或完滿的意思。提後二章二十五節的『認識』,有完全認識之意,原文也是由艾比組成的。第二個希臘字有很多意思:合理的、體諒的、以及合宜的。因此,謙讓宜人的原文是廣闊的合理或完滿的合理。
包羅萬有的美德
根據對這個希臘字的字義分析,並根據我們的屬靈經歷,根據神在祂經綸裡的作為,也根據主在地上的生活,我們能看見,要有充足的謙讓宜人,需要有許多其它的美德。謙讓宜人乃是包羅萬有的美德。
在許多人性美德中,保羅在腓立比四章五節挑出謙讓宜人來說。我們會看見,這個特別的美德,與腓立比三至四章中其它重要的事有關。例如,謙讓宜人與在基督裡凡事都能作有關,也與學得在一切景況都能知足的秘訣有關。此外,我們要有謙讓宜人,就必須合乎三章十五、十六節所題到的資格。
謙讓宜人的意思是完全合理、體諒併合宜。這需要對當前的情況有真正的瞭解。假如兩位學生在辯論一個數學上的問題,他們辯不出結果,就拿那個問題來請教你。你若不懂數學,就不能給他們作個公平合理的判斷。就算你有了必要的瞭解,你可能還缺少智慧來應付當事者。
在我們的家庭生活中需要謙讓宜人
我們在家庭生活中極其需要謙讓宜人。美好的家庭生活乃是從謙讓宜人產生出來的。夫妻若彼此顯出謙讓宜人,也對兒女顯出謙讓宜人,就會有最美滿的婚姻生活和家庭生活。但他們若不謙讓宜人,就會嚴重的破壞他們共同的家庭生活。
父母對待兒女不該太嚴厲,但也不該太縱容。過度的嚴厲與縱容都會傷害孩子。那麼,作父母的要如何照管兒女才正確?正確的路就是滿了謙讓宜人。
假如一個孩子作錯事,父親知道了,他不該火急的去責備孩子,也不該在怒氣中責打他。保羅在以弗所六章吩咐我們,不要惹兒女的氣。(4。)父母通常因著在怒氣中對付兒女,而惹了兒女的氣。你若生孩子的氣,首先必需求主除去你的怒氣。一旦你的怒氣被主對付,你就必須用悟性來瞭解,孩子為什麼犯了那個錯誤。毫無疑問,孩子是錯了。然而,你還必須瞭解他的處境。他犯錯也許是因著你的粗心大意;要不是你在那特別的一面粗心,孩子也不會犯那個錯。乃是因著你的大意,使他有機會作錯事,所以你不該完全責怪他,反該先責備自己,然後再管教孩子。這些都包括在以謙讓宜人對待孩子這事裡。
父母對兒女說話需要運用智慧。也許孩子需要改正,但是父母一定要摸摸感覺,什麼時候說才合式。作父親的應當先問自己,該不該當著其它孩子的面,甚至當著母親的面責備孩子。有時候當著別人的面管教孩子是不智的。我們照管孩子需要多少的智慧!我們若沒有謙讓宜人,就不會有智慧。從另一面說,我們若沒有足夠的智慧,也無法謙讓宜人。
我們要顯出謙讓宜人,也需要忍耐。大部分的父母管教兒女時不容易忍耐。如果一位弟兄要責備自己的孩子,他若等幾小時再說話,情況就會好得多。但是,連等幾分鐘都十分困難,更不用說等幾小時了。我們天然的傾向就是要火急的對付孩子。這麼無法忍耐是會傷害人的。
不能忍耐也會破壞我們的婚姻生活。假如一位弟兄覺得需要對妻子談起一件不愉快的事。他若真是謙讓宜人,就會等到對的時候,就是等到說了這話會有建設性效果的時候再說。同樣的原則,作妻子的必須忍耐她的丈夫,等候適當的時機來表達對一些事情的感覺。可是這樣的忍耐與謙讓宜人,對我們來說都非常困難。
謙讓宜人這包羅萬有的美德不僅含示瞭解、智慧和忍耐,也含示憐憫、恩慈、愛與同情。這裡所包含的美德,幾乎是列舉不完的。我們曾指出,翻成謙讓宜人的希臘字含示體諒。謙讓宜人是考慮到別人的景況。我們若願意在婚姻生活和家庭生活中操練謙讓宜人,就會有愉快的婚姻生活和美滿的家庭生活。
長老們的需要
保羅在提前三章三節指明,地方召會的長老們必須和藹(即謙讓宜人)。長老們若不是充分的謙讓宜人,當地的召會就不能建造起來。
以弗所四章和歌羅西三章告訴我們,召會是新人,是由不同國籍、不同文化的信徒所組成的。要把許多不同背景的聖徒所組成的召會建造起來,的確需要大量的謙讓宜人。長老們對眾聖徒與他們的特點都要有正確的瞭解。他們照顧眾聖徒的時候,也必須有智慧。倘若長老們缺少瞭解與智慧,就不能謙讓宜人,他們也許會造成不少傷害。在地方召會中,為著眾聖徒之間的建造,每一位長老最需要的美德,就是謙讓宜人。
眾聖徒的需要
在召會中,謙讓宜人不僅是長老們的需要,也是眾聖徒的需要。召會中有不同的事奉小組,我們在這些小組中來在一起時,尤其需要謙讓宜人。我們在召會中一同事奉的時候,必須彼此顯出謙讓宜人。一面,我們不該棄絕任何人;另一面,我們也不該過度縱容事奉不當的人。我們何等需要謙讓宜人!
神的謙讓宜人
聖經啟示,在神的經綸裡,祂運用了極大的謙讓宜人。人墮落以後,神立刻在對付人的事上開始顯出謙讓宜人。我們若從謙讓宜人的觀點來讀創世記三章,就會看見,神對墮落的人是何等的謙讓宜人。一面,神完全瞭解、知道人的處境和需要;另一面,祂也用智慧來對待墮落的人。
神為要完成祂永遠的定旨,為要執行祂的經綸,祂一直是謙讓宜人的。祂的謙讓宜人還帶著瞭解、智慧、憐憫、恩慈、愛和恩典。甚至生命豐富的供應也包含在神的謙讓宜人裡。神從來不會命令我們作什麼事,而不顧我們的需要,或不將祂的供應賜給我們。作父母的如果吩咐兒女作一項工作,卻不供應他們所需要的,這就不是謙讓宜人。謙讓宜人總是包括充足的供應,以應付需要。
我們讀聖經的時候,看見神以不同的方式對待不同的人。例如,祂對待亞當是一種方式,對待亞伯是另一種方式,對待該隱又是另一種方式。有些研究聖經的人說,聖經有不同的時代(dispensations),就是神對待人的不同方式。這些對待人的方式,實際上與謙讓宜人有關。神在某個時期以某種方式對待人,乃是顯出祂的謙讓宜人。神是謙讓宜人的,所以祂知道怎樣對待每一個人。祂以某種方式臨到你,因為祂知道你就是那種人。但是,祂卻以另一種完全不同的方式,來就近另一個人。
聖經啟示,神執行祂的經綸時是謙讓宜人的。倘若神以我們對待別人的方式來對待墮落的人,祂就無法完成祂的定旨。神如今已經叫眾人知道祂的謙讓宜人。祂親自設立一個謙讓宜人的例子、榜樣,好叫歷代的人都知道祂的謙讓宜人。神以合理、合宜、且體諒我們的方式來對待我們,便叫人知道祂的謙讓宜人。神從來沒有不深思熟慮就管教人。祂常常是等候了多時才懲治人。神實在是謙讓宜人,滿了對人的瞭解、智慧、忍耐、體諒、同情、憐憫、恩慈、愛、以及生命的供應。例如,我們想想祂對待以色列人是何等謙讓宜人。你讀到以色列人在曠野的旅程,就會看見神對他們真是謙讓宜人。神對我們也一直是謙讓宜人的。祂像一位智慧且慈愛的父親,滿了謙讓宜人的來對待我們。
一本謙讓宜人的書
整本聖經啟示神的謙讓宜人。我們甚至可以說,聖經是一本論到謙讓宜人的書,並且如聖經所啟示的,神自己就是謙讓宜人。因此,你若要我給謙讓宜人下一個定義,我首先要說,謙讓宜人就是神。
基督的謙讓宜人
在前幾篇信息裡我們曾指出,基督自己就是我們的謙讓宜人。四福音啟示,主耶穌乃是過著謙讓宜人的生活。祂對猶大是謙讓宜人的,對彼得也是如此。祂十二歲的時候,對祂的母親馬利亞和約瑟有謙讓宜人。一次又一次,主展現了祂對人的瞭解、智慧、忍耐、憐憫、恩慈和愛。祂對猶大是有恩慈的,對彼得是滿有恩典的。
基督對彼得顯出謙讓宜人的絕佳例子,見於馬太十七章二十四至二十五節。那些收殿稅的人來見彼得,問他說,『你們的老師不納殿稅嗎?』(24。)彼得立刻回答說,『納。』等到彼得進了屋子,主耶穌沒有責備他,反而滿了謙讓宜人的對他說話。最後,主耶穌還教了彼得一個方法,叫他得著供應去納殿稅。主耶穌對彼得有謙讓宜人,也藉此教導彼得要謙讓宜人。毫無疑問,彼得在等候那條口裡有一塊錢的魚時,他的確有個好機會來操練謙讓宜人。
在約翰十一章,我們看見主對拉撒路的姊姊馬大和馬利亞的謙讓宜人。當主聽說拉撒路病了,祂並不匆促的採取行動,反而故意耽延。這一耽延,人就被暴露了。主應付這種情況時,多方運用了對人的瞭解、智慧、體諒、憐憫和恩慈。至終,拉撒路的復活顯出了極大的生命供應。
保羅的謙讓宜人
保羅的生活也是謙讓宜人的見證。他乃是在羅馬的監獄裡寫腓立比書。保羅正在受苦,而且照著四章,他還缺少供應,以致匱乏。在眾召會當中,腓立比的召會是一個最顧到保羅需要的召會。但是照著主的主宰,因著某種原因,腓立比人有一段時間似乎忘記了保羅和他的需要。所以他才在四章十節說,『我在主裡大大的喜樂,因為你們對我的思念,如今終於重新發生。』這話含示保羅經歷了一個受苦的『冬天』,而隨著腓立比人對他的關切重新發生,『春天』就來到了。但是保羅雖然遭受監禁、逼迫、攻擊,被忽略,又缺乏供應,他仍然是謙讓宜人的,並且他還能宣告:『我已經學會了,無論在什麼景況,都可以知足。我知道怎樣處卑賤,也知道怎樣處富餘;或飽足、或飢餓、或富餘、或缺乏,在各事上,並在一切事上,我都學得秘訣。我在那加我能力者的裡面,凡事都能作。』(四11~13。)他囑咐眾聖徒當叫眾人知道他們的謙讓宜人以先,自己先操練謙讓宜人。毫無疑問,保羅周圍的人都知道他的謙讓宜人。他滿了對人的瞭解、智慧、體諒、同情、憐憫和恩慈,他也滿了生命的供應。
我們若仔細的讀腓立比書,就會看見三章十七至二十一節自成一段。這意思是說,就屬靈一面說,四章一節是接著三章十六節的。保羅勸勉眾聖徒當按著那同一規則而行之後,就囑咐他們要『在主裡站立得住』。(四1。)然後他又督促他們要在主裡喜樂,(4,)並叫眾人知道他們的謙讓宜人。(5。)在四章稍後他見證說,他在那加他能力者的裡面,凡事都能作。因此,保羅能夠叫眾聖徒知道他的謙讓宜人,因為他是在那加他能力者的裡面。不僅如此,他還是知足的,因為他已經學得秘訣,知道如何處卑賤,也知道如何處富餘。
需要長大
叫眾人知道我們的謙讓宜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這需要長大,需要我們在屬人的生命和屬靈的生命上都長大。一個人越長大、越成熟,他的謙讓宜人就越多。因此,謙讓宜人需要生命的長大,需要成熟。
保羅在三章十五節說,『所以我們凡是長成的人,都要思念這事。』我們曾指出,思念這事就是思念活基督並竭力追求基督。然而,我們所活並竭力追求的基督,應當以謙讓宜人彰顯出來。我們若將三章和四章這些經節擺在一起,就會看見,謙讓宜人需要成熟。我們若不長大,也不成熟,要叫人知道我們的謙讓宜人就十分困難。
我們不該期望一個初信基督的人能有多少謙讓宜人。我們不該要求初信者有謙讓宜人,但我們自己卻該是個謙讓宜人的人。例如,在一個家庭裡,父母必須先謙讓宜人,藉此設立榜樣,使兒女可以傚法。弟兄若對妻子、兒女不謙讓宜人,他就不該奢望兒女會知道什麼是謙讓宜人。他不該命令別人謙讓宜人,自己反該先建立謙讓宜人的榜樣,給兒女傚法。正如我們所指明的,要有這樣的謙讓宜人需要成熟。
按著謙讓宜人的規則而行
保羅在三章十六節說,『然而,我們無論到了什麼地步,都當按著那同一規則而行。』不錯,這裡的規則是竭力追求基督。但是在我們實際的日常生活裡,基督應當彰顯為謙讓宜人,所以我們可以說,按著那同一規則而行,就是按著謙讓宜人的規則而行。
知足的秘訣
保羅在四章五節說到謙讓宜人後,又說,『我已經學會了,無論在什麼景況,都可以知足。』(11。)保羅已經學會了知足的秘訣。藉此我們看見,我們要謙讓宜人,就必須滿足、知足。我們若不知足,就不能謙讓宜人。
我從經歷中能見證說,什麼時候我不滿足,我就不能謙讓宜人。但什麼時候我滿足且知足了,就很容易謙讓宜人。
一個人快樂的時候,不容易發脾氣。但他不快樂、疲倦、又饑又渴的時候,就很容易發脾氣。相反的,一個滿足的人是愉快喜樂的。我們滿了喜樂的時候,就很難生氣。為人父母的都知道,當我們滿足喜樂時,孩子若不守規矩,我們會用一種方式,就是滿了謙讓宜人的方式來對待孩子。但是我們不滿足、不快樂的時候,孩子若同樣的不守規矩,我們就會用另一種方式,就是缺少謙讓宜人的方式來對待他。不同之處在於:在一種情況裡,我們滿了基督,我們是快樂滿足的;然而,在另一種情況裡,我們缺少基督,缺少在祂裡面的滿足。
保羅能夠叫眾聖徒知道他的謙讓宜人,因為他已經知足了。他一無所缺,全然滿足。無論別人如何對待他,無論腓立比的聖徒有沒有顧到他的需要,保羅都能滿足。他的生活滿了知足。
現在我們看見,謙讓宜人需要生命的成熟,也需要在基督裡的滿足和知足。我們中間很少人是完全成熟的,但我們可以感謝主,我們至少在某種程度上是成熟的。照著我們成熟的程度,我們享受主生命的滿足。當我們知足並滿足了,我們就能謙讓宜人。
召會中的長老們越成熟、越知足,就越容易在神的家中謙讓宜人。照樣,一位父親越成熟、越知足,他就越容易對家人謙讓宜人。毫無疑問,我們的神是從亙古就有的一位,祂是成熟、滿足、知足到極點的。因此,祂能夠完全的運用祂的謙讓宜人。主耶穌也有生命的長成、生命的滿足,以及生命的知足。因此,不論祂在那裡,都滿了謙讓宜人,並且能夠對眾人謙讓宜人。
當我們過著這樣一種滿了謙讓宜人的生活時,我們就不會有任何的掛慮。在以下幾篇信息裡我們會看見,當我們的生活滿了謙讓宜人的時候,我們就一無掛慮。
|